浙江这个村干了件大事,至今影响全国!

2023-06-18 16:56:32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钱祎 宋哲源

后陈村 吴丁宁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6日至17日,一场激荡着思想和学术碰撞的理论研讨会在金华武义召开。

与会嘉宾很“重磅”,有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

会议围绕着一个主题——“后陈经验”。这原本是10多年前武义后陈村的一项民主监督实践。2005年6月17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后陈村调研时指出,这一基层民主创新“是积极的,有意义的,符合基层民主管理的大方向”,并亲自总结提炼为“后陈经验”。

此后,“后陈经验”从点上工作到面上举措再到形成制度体系,从武义破题到全省实践再到全国推广,成长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鲜活样本。

从“治村之计”上升为“治国之策”,“后陈经验”背后有怎样的时代意义?

在后陈村的“后陈经验”展示馆内,一块写着“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牌子引人注目。把村监会并列挂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牌子旁,后陈村是首创。

村监会,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与村两委不存在隶属关系的机构,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监督工作。2004年6月18日,后陈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全国第一个村监会。

当时,后陈村和浙江不少村庄一样,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成长的烦恼”。

后陈村地处城郊,有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建造工业园区等,因此拿到土地征用补偿款近2000万元。随着可调配的资金越来越多,决策不民主、财务不公开等问题却导致村里干群矛盾突出。

村里一年招待费达二三十万元,900多人的村庄,上访村民的红手印按了500多个;乡长坐吉普车进村调解,被发泄不满的村民掀翻了车子;连续两任村支书由于经济问题“落马”……

这种情况下,后陈村干部群众自发探索建立村监会,同时表决通过《村务管理制度》和《村务监督制度》,村里的每件事怎么办、每笔钱如何花,都要由村监会监督。

2004年6月18日,“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牌子,挂到了村两委牌子旁。

没想到,这个做法收获了奇效。村监会成立的当年,就为村里节支90余万元,招待费用也从2003年的2.2万元降到8598元。

这也引起了习近平同志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浙江足迹》记载,在后陈村村监会成立一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来到后陈村调研。他鼓劲说,希望你们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这一做法,为全省提供有益的经验。

据相关公开报道,习近平同志曾先后作出8次重要批示指示,指引“后陈经验”深化完善。

村监会制度逐步在浙江推广。到2009年11月底,全省3万多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

“后陈经验”不仅在浙江产生巨大影响,也持续得到中央的关注和推动,写入国家政策和法律——

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吸纳了后陈村的创新做法,明确规定:“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

2017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健全村监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务监督工作,将这一做法向全国推广;

2018年12月,村监会制度被写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

这颗萌芽于浙江一个村的种子,在全国落地生根。如今,村监会制度已在各地69万多个行政村推广铺开,通过发挥群众的能动性,管住了村里的人、财、事。

时间走过19年,“后陈经验”为何能历久弥新?

研讨会上,武义县委书记帅朝晖的话或许能解答:“后陈经验”的核心本质是权力受到约束和监督。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它始终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践行群众路线,有效规范和保障了村级公权力的运行。

这就像鱼缸里的金鱼,不跑出视线之外,老百姓才会相信没有暗箱操作。从源头上减少村干部违纪违法的可能性,老百姓的信任感就强了,基层干群关系也就和谐融洽了。

“后陈经验”被专家学者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基层的又一重大改革创举”。这些年其创新发展,推动了村监会对村务决策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习近平同志在后陈村调研时曾深刻指出,“要构筑一个惩防并举的体系,事前教育很重要,让人不愿腐败;事后有处理也很重要,让人不敢腐败;全过程监督更重要,让人不能腐败。”这与他到中央工作后提出的“三不腐”理念一脉相承。

浙江2020年底结束的村社组织换届中,“一肩挑”应挑尽挑。如何更好地看住村干部,不让他们乱来,成为催化“后陈经验”创新发展的一大抓手,局部性的村务监督进一步转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系统改革。

就说后陈村,村里十几个项目开工,而村监会成员只有3名。今年3月的村务联席会议上,村监会负责人胡欣伟提出,让村民代表、离任村干部、乡贤等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的人扩充到监督员队伍中来,发现和反馈项目建设中各类问题隐患,得到大家一致认可。

不止于拓宽村民参与民主监督的途径。这些年,许多地方也通过村监会,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各环节配套完善、同步推进。

在民主选举上,“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竞选承诺”等做法,选出真正让群众认可的好干部;在民主协商上,以村务通报、民情恳谈等多种形式,重大事项集体协商、日常事项定期协商、特殊事项专题协商;在民主决策上,将村里的日常工作机构“一揽子”合署成村务联席会议,确保各项决策公开、公正、民主;在民主管理上,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乡贤、新居民共同参与等。

“后陈经验”进城市社区,居民自治自理。沈云建 摄

制度优势最终要转化为治理效能。后陈村创造了村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工程项目“零投诉”、不合规支出“零入账”的“四零”纪录,村集体收入增长了40多倍,“后陈经验”也向城市社区、中小学校、公立医院、国有企业等各个领域延伸扩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基层民主的实践,尤其要注重不能成为“半拉子民主”。

无论是“后陈经验”,还是“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化解干群矛盾、创新社会治理的好做法大多来自基层,但基层也是矛盾问题的集中地,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现在的后陈村

在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深入剖析了从“后陈经验”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启示。

首先,要建强农村领头雁队伍。过去“后陈经验”已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机制,但机制的落实要靠队伍的支撑。

村党组织书记是全村的领头雁,肩负着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在基层落地的重要使命。以他们为重点整体提升村干部能力,通过正向激励和容错机制,创造干部敢担当、敢作为、敢创新的环境,队伍抓牢了、抓强了,制约乡村振兴的大事要事难事就能迎刃而解。

其次,要激发基层民主活力。“后陈经验”的核心是约束干部的权力,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因此要把全过程、制度化保障基层群众的民主权益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推进。

随着乡村振兴发展的深入,乡村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开放阶段,很多外来人员、外来组织、外来资源等纷纷进入村庄,变成村庄的重要构成部分,要以各种方式健全群众自治机制,组织和凝聚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矛盾化解、民情民访,让更多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基层多元共治。

第三,要与时代同步、与数字化同步。在整体智治时代,乡村治理技术逐渐走向数字化。面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后陈经验”也要从数字化改革入手,整合数据资源,打破数据壁垒,为制度治村插上“智慧翅膀”。

比如,不断打造基层治理新平台,使村级事务能在手机端在线申请、审核,逾期自动提醒;村务公开数据平台可自动生成简明易懂的公开表格,便于群众随时随地查看;系统实时开展大数据分析,为纪检部门提供疑似违规行为预警等,赋能“后陈经验”迭代升级。

今天,我们传承和创新“后陈经验”,就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发挥其作用价值。对浙江而言,就是要立足“两个先行”新征程,深化“八八战略”,将村社党组织战斗力、组织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共富拉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场景下持续擦亮“后陈经验”金名片。

关键词:
分享: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