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研究生应聘烟草研究院为何惹争议
【资料图】
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正因为如此,才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话虽如此,同样是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因为行业属性的缘故,不同的人才在舆论场的口碑可能颇不相同。
近日,《郑州烟草研究院2023年公开招聘录用人员公示》引起网友热议,该研究院拟录用的11人中,有3人毕业于清华北大,有7人是博士研究生学历。郑州烟草研究院回应称:“我们研究院是科研单位,科研单位招硕士、博士,是很正常的。”
作为研究机构,每年面向全国甚至全球招揽人才并非新闻,现在则是烟草研究机构的人才招聘本身引发网络热议而成了新闻。这个招聘之所以引发争议,在于几位名校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应聘成功。
在社交媒体和门户网站上,对这个事件的争议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行业歧视和就业歧视的声音:“制毒高材生”“无用之才”“都是研究怎么害人的。吸烟有害健康,世界公理。”“博士研究烟草,是正才歪用!不是人尽其才。”
一种是反对行业和择业歧视的声音:“研究院招博士不是很正常么?”“难道博士来了不要,招你没上过学的啊!”“人家好好学习毕业出来找个好工作,你够不上就算了,还在这里倒酸水,有意思吗?”
应该说,这样的争议并非第一次出现。早在2011年,还是这家研究院,因为出现了首个“烟草院士”,引发过不小的争议。当时,不仅普通的网友不理解,在院士群体中,也有联名要求重新审核“烟草院士”申报资格的。
这表明,类似烟草业这样的行业与科技人才关联时,无论是精英人群还是普通民众,对此难免存在不理解的情况。现在,“烟草院士”不会再引起舆论强烈反弹,但同样的研究机构在招聘应届研究生时,还是未能避免新的舆论争议。
每个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社会分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行业的存在和演化有其合理性。当然,烟草等行业因产品与人体健康存在冲突,一些网友“恨屋及乌”,不喜欢这样的产品,也不喜欢这样的行业,进而也看不起在这类行业工作的人。这样的“行业洁癖”心理,使得应聘烟草研究院的研究生成为被热议的对象。
具体来说,研究生应聘烟草研究院惹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大多数网友是靠直觉在评判一个行业及其从业者的,这样的直觉判断由于缺乏对被评判对象的深入了解,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感性的。感性的评判,总是夹杂着情绪和偏见。特别是对于特殊行业的评判,感性的评判由于缺乏对被评判对象的全面了解,难免以偏概全,无形中造成对被评判对象的不尊重。
在上述新闻中,由于烟草研究院公开招聘,加上名校研究生这个元素,导致某些网友迅速得出不切实际的结论。至于这样的评判是否客观公允,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对于这样的评判者来说反而并不在意,他们要的只是“直抒胸臆”罢了。
其二,伴随着对评判对象的隔膜和感性评判,道德标签就成为评判者常用的评价工具。感性的评判者由于缺乏对烟草行业发展的足够了解,临时恶补相关知识既耗时也可能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最便捷的办法莫过于给被评判对象贴上道德的标签。一个小小的道德标签,在舆论场里就可能成为罪或非罪的“判词”,而这样的标签是否属实,感性的评判者往往是不以为意的。
在上述新闻中,不论是烟草研究院招聘还是研究生应聘,原本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招聘单位要服务行业,需要引进人才;专业对口的研究生来求职,既是择业的自由,他们也有选择单位和职业岗位的权利。部分网友“路见不平”,就给双方贴上道德标签,这类标签的实质是行业性歧视的变种。
其三,感性的评价固然有其价值,但理性的评价同样重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所有的行业,给每个行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给这些行业的从业者和求职者一个包容性的评价,这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把这样的尊重当作义务,在评价自己不喜欢的行业及其从业者和求职者时,就不至于简单地否定了。
令人欣慰的是,在网络舆论场就研究生应聘烟草研究院的争论中,理性的声音比十多年前“烟草院士”公示期间明显在增多。社会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对于名校研究生应聘烟草行业,舆论关注并非不可,能从人才需求层次变化中发现不同,这样的公共议题才更有意义。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议题会越来越多,理性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多。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