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让每名毕业生都有自己的“成功时钟”
钟焦平
“从高考到上大学,再到读研,一路都挺顺利,现在却在找工作上被‘卡住’。”最近一项媒体调查显示,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表示,自己曾经每一步都合上“社会时钟”的节拍,但临近毕业还没找到工作,让人有种“没跟上节奏”的感觉。调查数据显示,如果没能在社会“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工作,74.8%的受访青年会感到焦虑。
“社会时钟”一般是指一种由主要生活事件排序而成的规定性时间表,它约束着个体遵守固定的规范,常听到的“到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就是社会时钟的直观体现。社会时钟有明显的时间标尺,如果利用好它,或许可以提醒一些人行动起来。但如果个人的人生节奏落后于社会规定的时间线,这种“时差”就容易让人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一句歌词戳中了当下不少毕业生的内心。一方面,焦虑来源于对毕业生自身对于求职的较高期待,担心自己落后于人;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于毕业生也有一定期待,有些人认为只要是“没有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就跟不上了、“掉队了”。
青年人朝气蓬勃,劲头正足,很多人都希望在经历过10余年的学习之后,可以施展才华、大展宏图,这样踌躇满志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现实具有更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些适应了考试规则的学生希望能“一锤定音”,却不知人生的道路需要不断地攀爬才能到达峰顶,多数人都难以一蹴而就。
在社交媒体中也存在一些制造焦虑的因素。毕业生要找准自身定位,拨开信息迷雾,防止迷失自我。切忌职业攀比心理,而要把注意力和重心放在提升自我上。“上岸了”不要因春风得意而停滞不前,“没上岸”也不要妄自菲薄。人生本来就充满试错的可能,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就否定自己的努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朵花都有它的花期,静待花开,需要时间的沉潜。一时间的遥遥领先固然令人羡慕,但人生是一场长跑,需要持续发力,毕业生不能囿于一时的困难而缩手缩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每个人的成长节奏不一样,可以尝试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成功时钟”。对于毕业生来说,适当的焦虑或许是一件好事,它是人体的一种提示机制,为的是推动目标的执行和达成,而不是让人精神内耗。因此,如果出现了焦虑情绪,说明应该行动起来了。如果无事可做,不如出去跑跑步,释放压力;或是静下心来看本书,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加加油”。同时,适当调整自己的职业期待,正确看待自身的能力,避免眼高手低、盲目扎堆“挤赛道”。
山不让尘,海不辞盈。一个更加先进的社会也应该是有温度和包容度的社会。毕业生就业一直是教育系统关心的大事。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呼应,千方百计、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一些省市还为暂时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尽力为毕业生留足成长空间。同时,家校社对于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也应该少一些压力,多一些理解。不妨开明一些,树立理性就业观念。多些平和的关心和理性克制的指导,少些埋怨与比较。相关用人单位也应树立长远眼光,为毕业生提供宽松适宜的成长环境,用心培养人才,搭建好平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和时间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