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因时而变 “减编”之后怎么办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资料图)
此次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背后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考量?
主要考虑是加强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的结构优化,使人员编制向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适度倾斜,进一步增强人员编制结构与政府关键任务的适配性。我国强调人员编制的刚性约束,一直以来都在不遗余力地强化编制管理,使政府机关始终保持一支精干队伍。
进一步适度精减人员编制,将调整的人力资源集中到关键任务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员编制支持国家发展和治理的作用。与此同时,配合机构改革调整人员编制,可以实现人随事走、事随编走,使机构设置、职能安排和人员编制更好地匹配。
如何在精减编制的同时,提升政府机构的运行效率?有人就担心:精减编制会不会加剧人手不足的现象?
人员编制精减势必会使政府机关人数减少,但是不意味着就必然导致人手不足的问题。在人员减少的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运行效率。过去政府部门强调“人海战术”,注重加班加点,但是工作效率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导致人浮于事和忙闲不均等现象。
采取人员编制以外的手段和工具,可以在人员精减的同时保障工作效率。比如,通过技术手段将各种重复性工作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强信息技术对工作人员的辅助和支撑,使人们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极大地提升政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应重新厘定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聚焦最应该重视的主责主业,而不是不断扩大职责范围,致使人手不足。
近些年,借调作为一种补充用人机制,逐渐成为常态化的用人方式。中央编制精减后,会不会导致借调的情况更多、更常态化了?如何应对这一可能?
当人手不足时,中央部门往往会向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借调人员,填补人员空缺带来的问题。这既违背了精减编制的初衷,也使人手不足问题逐级传导,并使基层人员编制进一步紧张。因此,要进一步规范上级向下级借调“要人”的程序,避免“中央用人,地方埋单”的现象泛滥。当然要看到,借调也是加强中央部门协调地方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能完全否定或停止,而应加强引导、规范和约束。
不同机构的用人需求存在动态变化,编制调整应该怎样因时而变?
人员编制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微调,使其既能够保证组织运行在常规时期相对稳定,又能够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履职的需要。这意味着要加强人员编制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和跨岗位的动态调控和统筹,使人员编制能够更好地适应部门履职要求。
对此,特别需要打破人员编制部门化甚至利益化的问题,导致人员编制难以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调整。与此同时,也要规范和强化人员编制调整程序,避免一些领导干部通过“批条子”等方式过度干预编制调整。
现实中,一些部门存在人员冗余现象,一些又会人手不足,如何更加科学地核定人员编制结构,让分配更合理?
人员编制的核定要考虑多种因素,也需要定期加以更新。通常来说,人员编制要综合考虑地理区位、部门属性、任务特征、服务对象的规模和范围等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变化进行动态优化。
目前,我国各部门人员编制的核定还没有完全科学化,人员编制的核定基数还较为陈旧,没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必要而及时地调整。这使一些发达地区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不少政府部门的人员编制严重不足,很难跟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比如,一些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区,仍然按照户籍人口规模核定人员编制,这显然同常住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并导致相关部门不得不通过调入编外人员解决人手不足问题。
因此,要加强对人员编制的科学研究和论证,使之能够同政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别是要注重日常考察,基于人员工作量等因素来核定和调整人员编制,避免忙闲不均、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
如何在精减编制的同时,进行结构性优化?
精减编制不是“净减编制”,一定是有增有减,增减挂钩。我国中央政府部门一直保持较为精干的队伍。精减编制意味着要进一步加强挖潜和优化结构,使人员编制同政府任务分工相匹配。
人员数量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人职匹配、人岗匹配等人员结构优化。同样数量的人员,结构安排不同,工作效率也会大相径庭。如何在结构上做文章,是人员编制优化的关键所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冠青采访整理)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