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经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21世纪的希望。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反思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反思总结篇1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讨论都知道课文是从“开发矿产资源、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和建设海底城市”等方面来介绍人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让海洋成为“21世纪的希望”。
(资料图片)
在第二课时教学伊始,请学生概述“为什么海洋会成为21世纪的希望”,多数学生面有难色。请了几位学生发言,或考虑不周,或重复啰嗦。后来在一位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可以……可以……还可以……”的句式来概括,又让学生先同桌之间练习,大多数学生基本能顺利表达。思考学生的阅读现状,多数满足于对内容的浅层感知与了解(即“知道”),更多的是缺乏深层的思考,而对思考成果的表达问题就更严重了。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反思总结篇2
本篇课文蕴含很多海洋科普知识,学生对“能源危机、海洋考察、海底探测、利用潮汐和海水温差发电、海洋污染”等知之甚少,教师对这方面的知识也存在很多的缺陷。个人以为,解决这些问题并非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但如果学生对海洋知识产生了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上网等搜集相关资料解决一些问题也未尝不可。这个过程应该也是语文能力提高的过程。
课堂充满活力,就要让学生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是思维积极的一种重要标志,当然也是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更重要地要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思考、去挖掘、去探究。比如对“望洋兴叹”中引号的作用,通过讨论、上网查询等途径,教师也没有定论。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也是众说纷纭。三种意见似乎都有道理:1.引用成语。(“望洋兴叹”是古代的成语故事。)2.表示特殊含义。(“望洋兴叹”本义是仰望海神而兴叹。课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3.表示强调。有学生指出:“望洋兴叹”与上文的“喜怒无常”是相照应的,加引号强调人类面对“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喜怒无常”的大海显得束手无策,感叹自己的渺小。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反思总结篇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经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有几点值得欣慰:首先,课前让学生阅读与海洋有关的书籍,收集质料,拉近了学生与海洋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走进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三次读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从自由读到默读,再到浏览。体现了读的三个层次,学生读书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第三,检查初读时,改变方式,用“送给机会”的方式,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并在读中渗透竞争的意识,让学生学习把握机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面学习《最大的麦穗》一课领悟主题,做好铺垫。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就连学困生也积极参与,给我的触动很大。我坚信“兴趣是最后的老师”。第四,第一自然段的朗读指导针对性强,学生朗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但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第一,课堂用语的严密性。如:“段”与“自然段”的区别。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比较单一,今后应多积累一些这方面的语言。其次,对教材的把握如何做到“人”与“工具”的统一。如: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中。我只关注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感悟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密切关系,体会本段中的拟人手法的运用,却忽视了这两句话中,还存在“正反对比”的说明方法,及“但是”这个词在这两句话中所起到的作用-------转折连接。教学中,我没能及时抓住这个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进行仿写。而在让学生看图片感受大海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时,我又忽视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关注环保”这方面人文思想的教育。
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分析把握教材时,不但要重视文本内容的把握,人文内涵的领悟,思想情感的教育和人格精神的培养。但也要重视语文形式的理解、运用的训练,将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溶为一体,一箭双雕,做到“工具”共“人文”一色。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反思总结相关文章: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反思总结
★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反思
★ 小学六年级语文《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案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 海洋科技论文集
★ 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反思与总结心得10篇
★ 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变迁课后反思
★ 反思教学工作的范文
★ 南海时事政治论文2016年(2)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