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将至,贴春联是常见的春节习俗之一,知道春联如何区分上下联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春联如何区分上下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
春联如何区分上下联
1.用平仄方法来区分
区分上下联的关键在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
2.用张贴方法来区分
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这个方法现在在观看对联时候很难区分了,因为很多人不在意,随意贴出来就容易弄错误。
3.用含义方法来区分
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4.用时间关系来区分
时间在前面是上联,时间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体现在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春联。比如:上联:灿烂今朝看蛇舞 下联:喜从旧年听龙吟
5.用范围大小来区分
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如常见的“家和国”之类词语。例如:上联:家和万事兴 ;下联:国泰千秋乐。
春联的由来及习俗
由来
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
习俗
年关将至,有着许许多多的过年习俗。贴春联就是其中之一。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相关文章:
1.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以及故事
2.春节贴春联的由来
3.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春联的起源,贴春联的由来历史故事
4.春节贴对联习俗的由来
5.过年的简短来历和风俗习惯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